更多>>
首页 > 海岛经济 > 海岛开发 > 产业前沿

大产岛上看“盐山”

作者: 黄辉全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4-16 打印本页

  初春的大产岛花木葱笼,春意盎然,氤氲的空气中夹杂着潮湿的鱼腥味,还不时飘来泥草的芬芳。

  举目望去,盐场犹如雪山一般,工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着银色世界。海上田园,人们正耕耘着蓝色的希望,滩涂上常有成群的鹭鸟或觅食或嬉戏。堤岸边,人来车往,一筐筐鲜鱼运上岸、装上车,人们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初登大产,这个淳朴自然的渔村小岛,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W020180222576796337606.png 

  孤悬于福建省诏安湾的大产岛,与诏安林头、东山西北诸村是近邻,历史上曾因是候鸟寄宿之地而得名“客鸟林”。大产岛因土地贫瘠,常年干旱,一年有八九个月缺粮短草。多少年来,大产人一愁无水,二愁无粮,三愁受水路束缚,只能依靠开垦盐碱地种植番薯、黄豆和捕捉鱼虾蚌贝维持生计。

  大产岛的盐业生产始于清代。早在嘉庆年间,村民集资合股围海、筑坎、造盐田,建成姑娘妈围小古老盐田,开创了大产盐业生产之先河,接着又相继投资围筑盐坎。有史料记载:“清同治至民国初期,李木县、李良仔等人合作开垦草察围、刺仔港围、内鹅仔围、外鹅仔围、后壁围、顶洲围、猪闸围、外沙围、后围、刈仔围等盐田。”新兴的盐业,让村民找到了谋生之路,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人全面维修了大产海堤,加宽增高,恢复盐业生产,一跃成为全省赫赫有名的“盐业村”。大产南北海堤的建成,使围堤内3平方公里的海滩一下子变成产金出银的“聚宝盆”。

  夏日的东山岛,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加上海水含盐度高,盐业工人又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为盐场大规模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所产之盐,量大质优,颗粒均匀,色泽洁白,堪称上品。

  沧海变桑田,滩涂变盐仓。大产盐业的巨变,始于1988年的一次盐场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创了东山盐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时间全村大兴盐田和配套基本建设,盐田总面积达到1.6万亩,年产原盐1.4万吨,成为全县最大的集体所有制盐场。

  “从纳潮、制卤到修滩管理,再到结晶管理、采盐。在生产技术上虽没有高技术含量,但却要每个盐工在每一道环节上都要悉心管理。”当地人说:“虽然科技发展了,但晒盐工艺没有变。除了使用机械收盐,日常还是靠人工晒盐,天气越晴朗越能生产出粒大色白的海盐。每到收盐时节,人们24小时‘歇人不歇机’连续抢收作业。”

  夏季是晒盐的最好季节,此时的太阳光线最强,这个时间也被盐民称为“晒盐人的百日大会战。”他们戴斗笠帽、蒙面、擦面霜,虽然包裹得严严实实,却依然敌不过日头和紫外线。阳光下黝黑的脸庞与雪白的盐堆形成强烈的反差。

  盐田春来早,春色满人间。当太阳完全升起时,一束束光芒映红了滩头、盐池、场区,就像合奏曲和交响乐般美妙,盐场变得更加斑斓。盐“花”伴着盐水,倒影是盐工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播下的是收获的希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