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文化 > 海岛科普 > 人文地理

行走|莫村散记

作者: 陈祥胜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1-10 打印本页

  莫村现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南三镇,面积4.78平方公里,人口3543人。该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260多年历史。世居村民有19个姓,莫姓为第一大姓,有902人,占全村人口的1/4。这里原叫后海村,因莫姓人居多,故称莫村。

 

W020180110597556268987.jpg 

 

  村旁的洪圣庙,有清道光三十年生铁古钟一口,上面刻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由该村多个姓的村民共同捐造。古钟是村民团结一心、祈盼平安的见证,也是村史教育的文物,村民视若珍宝。

  南三岛原有10座小岛,莫村是其中的一座。1950年——1958年,当地修建了14条海堤,将10座小岛连通起来,但南三岛与外界的交通往来还得靠渡船。1963年,南三码头建成,方便了岛民出入,但汽车上不了渡船。1987年,该码头扩建为车渡货运码头,从此结束了机动车进不了南三岛的历史。

  2011年9月,9位南三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合资兴建了南三大桥,彻底改变了莫村人出入海岛困难的窘境。以往,乘渡船出入海岛,光是渡船过海就得半个多小时,等候渡船有时要一个多小时,而且渡船只有白天才开。出一趟海岛,就得花掉半天的时间。南三大桥通车后,与岛上的贯岛公路连接,从赤坎开车到莫村,不到一个半小时就能到。

  村干部龙容华介绍说,莫村靠海吃海,传统经济以耕海为主。祖辈靠在海滩耙贝壳卖给烧贝壳的商人,以谋取微薄收入。在海滩或浅海放网,捕捞鱼、虾、蟹、鲎、螺等海产品,用来换取番薯、稻米及杂粮、蔬菜等。后来,村民合资造船、购网,在浅海拉大网捕鱼。全村共造索窖船40多艘,向深海发展,捕捞红花鱼,收入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莫村被定为纯渔业村,国家向渔民供应粮食、油、肉和布料。1957年,在原有渔业生产的基础上,村里又购买了两对大型风帆拖海渔船,每艘载重60多吨,每对拖船由两艘船组成,配员24人。同时建造了18艘30吨级的木结构船。1966年,莫村又将中艇风帆船改为小型机动渔船,每艘配20马力柴油机,从事刺网捕鱼生产。1971年,村里购回了4艘160马力以上大型机动渔船,在湛江船厂新造4艘120马力大型机动船,扩大渔业生产。

  莫村的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尤其是拉大网,成为不少影友创作的素材,创作了许多摄影佳作。好几十人在海滩拉网那种宏大的场面,让人过目难忘。时下,该村有玻璃纤维船10艘,机械网、人工网各一套——都是拉大网的,一套网长度超3000米。

  实地踏访,让人看到南三岛最大渔民村的风采。这几天,渔民都是晨早出海,晌午后渔归。每天中午,不少游客,提前赶到海边等候,渔船一靠岸,就围着挑选鲜鱼活虾。据游客说,在这里买海鲜十分划算,一般的杂鱼每公斤三四十元钱。大虾更是便宜,每公斤二十六七条大虾,才卖90元左右。要是在农贸市场,这样的大虾每公斤也要140元左右,还浸泡了不少冰水,没有刚起海时的足斤足两。

  这里的出海渔船与其他渔村不同,渔船靠岸后,要用拖拉机头拉到岸边的草地上。这种玻璃纤维船,每艘28马力,船体较轻。船底用一根木柱垫着,木柱两端各加一个轮子,拉到坡上并不吃力。这样就避免了海浪碰撞,解网也更方便。

  据龙容华介绍,渔业虽是莫村的传统特色产业,但如今已退居第二位了。多年来,莫村外出打工、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约占全村劳力的一半。他们的足迹遍及市内外、省内外,其中不乏成功者。在莫村的新楼房中,最豪华的往往是空房子,那些都是外出当了老板的人回家兴建的。

  莫村的养殖业也很有特色。村旁海滩靠岸处、堤坝外,一字排列着16台高耸的风车,堤围内侧是虾池。该村共有10口虾池,养殖面积500多亩。上世纪90年代养殖南美白虾,后来又养花虾。

  该村还有养鸭户4户、养猪户2户。林丛间、池塘内,用旧渔网围起的生态养鸭场,别具一格。这种放养方式养殖的鸭肉质结实,蛋白质丰富,市场认可度高。养猪户虽不多,但规模不算小,有几百头。

  近年来,莫村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从村中兴建的楼房就可见一斑。最高的民居5层,装修讲究,外表华丽,庭院栽花种草,奇树异木,绿意怡人。站在楼顶望去,全村几乎都是楼房。往海边一望,楼房鳞次栉比,村庄之旁一排排风车与楼房相互辉映。亮丽的画面,折射着新农村的风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