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政务 > 权威解读

《南方都市报》:粤规划逾11万平方千米海岸带

作者: 记者陈燕 通讯员粤海渔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时间:2017-11-29 打印本页
   广东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今后怎么用海、护海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涉及范围总面积11.81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域5 .34万平方千米,海域6 .47万平方千米,海岛1963个,涉及地级以上市15个,人口约7000万。《规划》为全国首个省级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将基于广东省海岸带自然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以海岸线为轴,构建“一线管控、两域对接,三生协调、生态优先,多规融合、湾区发展”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格局,逐步实现陆海统筹。

  2025年海洋GDP2.8万亿元

  《规划》确定的规划期为2017202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到2025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 .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6 .5%,要形成极具创新活力的黄金海岸带、魅力的品质生活海岸带以及滩净湾美的蓝色生态海岸带。

  其中,南沙新区、前海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新区、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一批对外合作重大平台建设有新提升。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有新转变,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将广州、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将珠海、汕头、湛江建设成为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打造一批海洋特色小镇和特色渔村,初步建成蓝色优质生活圈。以建设海岸带观光廊道、“陆--岛”立体旅游网为抓手,初步形成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蓝色海岸风情带。

  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守生态红线,实施蓝色海湾、生态岛礁、“南红北柳”等重点工程。加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海岸带安全屏障。

  到2030年,形成科学合理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格局,基本建成生态优良、功能优化、城镇优美、创新引领的世界级大湾区,将广东沿海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美丽、最有魅力、最有活力的海岸带地区之一。

  具体指标方面,2025年建成15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建成海洋特色小镇70个、特色渔村160个。此外,2020年,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水体。

  划分484段岸线网格化管理

  结合开发利用现状与需求,海岸线划分为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和优化利用岸线三种类型。《规划》将广东省岸线划分为484段,对海岸线及其两侧保护与利用实施网格化管理。

  严格保护岸线区域,严格保护岸线要按照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要求管理,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长度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禁止在严格保护岸线范围内开展任何损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限制开发岸线区域,不再安排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项目,以旅游娱乐功能为主的限制开发岸线,主要分布在大鹏湾北部、黄茅海西部等。优化利用岸线区域,禁止新增产能严重过剩以及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用海。

  《规划》指出,确保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85%。将自然岸线保有率要求分解至沿海(),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同时,编制海岸线整治修复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明确项目清单,纳入全国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库,至2025年修复累计长度大于等于600千米,对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向社会公布。海洋休闲娱乐区、滨海风景名胜区、沙滩浴场、海洋公园等公共利用区域内的岸线,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公益用途,保障公众亲海空间。

  亮点

  建设1570千米滨海生态公路

  广东还将整合海岸带陆域和海域自然资源,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将陆地自然地质、地貌、历史人文、现代都市、新兴产业景观,与海洋特色风情、生物、海岛等资源结合,建设东起饶平县大埕镇,与福建诏安铁炉岗接壤,衔接粤闽沿海大通道,西至廉江市高桥镇,与广西合浦山口镇交界处,与国道G228相交的广东滨海生态公路。

  到2020年基本形成自东向西1570千米滨海生态公路主线,串联14个沿海城市和各旅游景区等各类节点182个,交通通道性功能基本实现。到2025年全面实现广东滨海生态公路交通运输、生态保护、景观欣赏和休闲游憩的复合性功能,跨海湾、水道重大工程全面建成,特色小镇、滨海新城在数量和品质上实现跨域发展。

  广东沿海将打造八大湾区

  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湾区发展”对于提升广东省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规划》以湾区为单元,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位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统筹珠三角和粤东西两翼的协调发展为准则,将广东沿海划分为柘林湾区、汕头湾区、神泉湾区、红海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海陵湾区、水东湾区和湛江湾区,构建海岸带湾区发展新格局。

  《规划》明确了八大湾区港口、产业、城市、生态保障,规划了保障各要素发展所需的岸线、空间等,构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相互协调发展的湾区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广东省海岸带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推动各湾区成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节点,进一步加快广东省推进开放型海洋经济发展。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经济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重要的国际开放合作枢纽门户、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国际航运中心、全球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沿海生态防护带和珠江水网生态廊道核心区。

  《南方都市报》20171129A1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