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经济 > 经济动态

旅游专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院长廖民生访谈

作者: 记者刘川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9-01-08 打印本页

  不久前举办的首届香港国际旅游论坛,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如何推动内地与香港、澳门旅游业的共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此,记者采访了旅游专家、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院长廖民生。廖民生认为,旅游业是香港四大主要产业之一,在香港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2017年,旅游业占香港GDP的比重从4.5%上升为5.3%,未来,旅游业将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融入“一带一路” 香港区位优势凸显

  廖民生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香港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区域优势凸显。他说:“香港雄踞南中国海,是亚洲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是内地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香港如何培育旅游新优势,让旅游业为香港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廖民生说:“香港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不断完善海洋中高端领域软、硬件设施建设,拓展海洋旅游产业向国际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海上休闲体育赛事与活动等领域发展,提升中外游客在香港的消费水平,增加中外游客在香港海洋休闲度假的停留天数、消费档次。此外,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不断培育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利用香港世界级会议展览中心的优势,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与内地合作推出更多‘一程多站’旅游。”

  粤港澳大湾区 香港发展旅游业新机遇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通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旅游圈”正式开通。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GDP总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香港GDP实现23049亿元,增速为3.7%,经济总量位居大湾区第一名。

  廖民生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香港旅游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呈平稳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湾区生活着许多先富起来的中产阶级,能为香港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优厚的客源基础。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群正在向消费结构的高端化升级和转型,将会倒逼香港旅游市场的转型和升级,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和文化内涵。”

  廖民生认为,未来大湾区将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湾区”。他说:“依托世界级海港群、空港群,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吞吐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在全球湾区排名第一。预计到2022年,其经济总量将超过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成为世界四大湾区中GDP总量第一。如果说,纽约湾区是‘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区’,东京湾区是‘产业湾区’,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是‘旅游湾区’”。

  加强与周围城市合作 香港旅游业未来走向

  据香港出入境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人数仅为1690万人次;2018年这一数字可能超过6000万人次。这一数字的飞跃式增长,源于香港旅游业近年来不断深化和周围诸多城市的合作。

  香港未来将如何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发展旅游?廖民生建议,第一,香港旅游业应加强同深圳、广州等城市在文化创意、高新技术方面的跨界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医疗康养旅游、游学旅游等。第二,香港应积极同海南国际旅游岛合作,大力发展“一程多站”旅游,同享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端客源和旅游红利。第三,香港应同周围城市一起,大力发展环南海的国际邮轮旅游,发展“飞机+邮轮”“高铁+邮轮”“大桥+邮轮”“私家车+邮轮”,为南海沿岸国家和地区人民永续“一家亲”做出新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