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经济 > 经济动态

生态发展造就“金字招牌”

——广西北海发展向海经济系列报道之海洋生态篇
作者: 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丁纬国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9-28 打印本页

  9月25日,三头布氏鲸在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游动的视频刷屏朋友圈。这是今年继2月~4月在涠洲岛海域发现多头鲸鱼活动后的再次发现,是北海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成效的例证。

  沿北海银滩景区东行,顺着林海公路,进入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可以看到:密密匝匝的红树林铺成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远处的树冠上,几十只白鹭不时腾起;近处的滩涂里,招潮蟹和跳跳鱼欢快地跃动。

  “空气好、景色美、环境舒适。”正在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木栈道上散步的一位游客称赞,如果说北海是一座可以深呼吸的城市,金海湾就是最佳去处。

  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和国际上重要湿地之一,红树林种植的典型代表,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其独特性、稀缺性海洋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金海湾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继海说。自2008年5月对外开放以来,“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科学开发旅游项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制度被该区贯彻至今。

  近年来,北海市开展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使红树林的总面积由2002年的3120公顷增加至目前的5000多公顷,大约增长了65%。

  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是北海市坚持“环保先行”的缩影。近年来,北海市积极改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在环保领域,北海市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新建成投运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成7座污水泵站、235.02公里污水管网,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7.2万吨,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3.98%,新规划建设垃圾发电厂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9座,规划搬迁北海渔港。

  北海市还建立了入海河流流域污染防治“河长”负责制,将市内5条主要入海河流流域环境整治工作分解到各县区,河流所在县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辖区综合整治以来,部分入海河流水质明显好转。

  对于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涠洲岛而言,2018年7月1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从这天开始,《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自此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代。

  记者从北海市林业局了解到,北海市实施海防林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构建“绿色屏障”,已建设海防林9975亩;编制关于北海市蓝色海湾和南红北柳整治修复项目和北海市海洋生态整治修复的5年规划;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组织实施广西涠洲岛岸线保护治理和珊瑚礁生态试验基地及恢复示范工程、廉州湾海湾新城区综合整治项目二期——海堤街公园至半岛公园岸滩整治工程。

  北海市海洋与渔业局通过开展“海盾”“碧海”“护岛”“打击非法捕捞”等专项执法行动,对海洋工程项目、海洋倾废、海洋排污口、海砂开采、高压水枪偷捕沙虫、霸海围海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2018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000多人次,出动执法船只40余次,清理拆除渔箔98所,清理非法占海养殖海域600余亩。

  近年来,北海市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空气质量名列广西前列,并且持续改善。城市饮用水水质连续5年达标率100%,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保持90%以上。北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主要“绿色”指标领先广西。

  原国家海洋局在2015年年底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中,北海榜上有名,成为广西第一个、也是唯一 一个“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7年6月,北海市荣获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第二批示范城市。

  良好的海洋生态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北海市海洋和渔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历年公报显示,北海市海洋生产总值自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获得广西第一,年增速均超过10%。2017年,北海海洋生产总值达51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主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占广西的37.5%。

  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活动开展期间到2020年,北海海洋产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800亿元,形成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两个产值超过100亿元级的产业集群,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十大“最中国生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最美海滩、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等,一连串的金字招牌,见证了北海的生态发展之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