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文化 > 历史民俗

读懂舟山海洋文化

作者: 来源: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时间:2018-08-16 打印本页

  舟山人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舟山人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舟山海洋文化。了解一个城市,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要了解舟山的海洋文化,自然去舟山博物馆寻求答案了。

  从石器时代走来

  舟山海洋文化源远流长,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舟山的海岛上繁衍生息,马岙“洋坦墩”遗址出土的带有稻谷痕迹的陶片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的水稻栽培技术很可能是经由舟山传入日本。

  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海岛河姆渡文化”。在舟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很多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器物,有陶鼎、陶盆、陶杯等,这些都是食用器皿。这件器形中最为硕大的陶盆,并非个体家庭所用,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当时人类仍处于氏族群居阶段。

  舟山的地名,几经更改。春秋时舟山被称为“甬东”,属越国。秦统一了中国后,设立了鄮县,舟山也属于鄮县。唐开元二十六年舟山开始建县,称翁山县,但后因袁晁起义,县治被撤,唐末才得以恢复。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定海县,隶宁波府。

  清康熙年间,舟山结束海禁,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复苏。右边这幅是重建定海城后的地图。定海城的建设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还特拨皇银用于建城。

  清朝鸦片战争时期,舟山两次被占,时间长达5年半之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都成为舟山海洋文化的积淀,注入了每个舟山人的灵魂,挥之不去。

  依海为生,靠海生存

  历史发展过程中,舟山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明清两度海禁,但舟山的文明历史却一直顽强地延续下来。定海古城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1991年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问舟山最具海洋特色的文化之一是什么,那应该就是渔业了。渔业捕捞自古以来就是舟山人民主要的经济生活方式。渔业捕捞兴盛,相应的渔业工具、水产加工、造船工艺等行业也随之发展。

  夏季是贝类收货的季节,和现在人工养殖不同,当年的滩涂、岩礁上,野生泥螺、海瓜子、沙蛤随处可拾捡。滩涂不利于人们行走,泥马是有利的滩涂作业工具,主要用于抓捕弹涂鱼,也就是俗话说的跳跳鱼。

  淡菜生长在较深的岩礁上,一般潮水不会落出,所以必须潜入海底去铲、撬。岩礁上有各种藻类,或徒手拔下或用特制工具刮下来,然后再洗干净、晒干,紫菜就是这样来的,不过这些现在已经都不多见了,或许只有在博物馆可以看到些图片资料了。

  舟山的近海捕捞作业方式中,历史悠久,使用普遍的要数张网、流网和拖网。近海渔业资源比滩涂更丰富,可是获取难度也更大,捕捞工具更加复杂。从滩涂作业到近海作业也体现了人类获取自然资源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体现了舟山人民勤劳、进取的精神。

  灿烂的渔风民俗

  舟山人以海为田,以岛为家,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了舟山独特的渔风民俗。

  各种热闹的庙会独具风韵,舟山庙会多为“走会”,在祈神求福之时,载歌载舞,边走边演。“拜十庙、走十桥”等都是舟山独特的庙会习俗。庙会时候,人们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前行,载歌载舞,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情。例如桃花岛的稻花会,这是桃花岛上传统的庙会活动。稻花会有两层含义,一是“秋报”,意思是在稻花吐穗时节举办的庙会;另一层意思据说是祭祀茅山神。

  渔家的婚嫁中,还有不少独具舟山特色的婚俗,例如“小姑代拜堂,公鸡伴洞房”,因为出海成本高,不可能随意返航,新郎因出海赶不上婚期是经常发生的事,只好由新郎的妹妹,怀抱公鸡代替新郎拜堂。

  “新婚女子三日王”,也是舟山女子出嫁的特殊风俗。传说宋高宗赵构曾经驻跸舟山。赵构为纪念搭救过他的红姑,御赐半副銮驾,下旨舟山女子出嫁,可鸣锣喝道,戴凤冠,着霞帔,铺红毡,坐花轿,举大宫灯,扬布褴旗,吹吹打打喜庆三天。

  “渔家添丁,婴儿‘识水’”,只有渔家孩子会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周岁的时候,渔家将婴儿放到木盆里,在海边水面上轻晃,所谓“大海为床,蓝天为帐”。传说这样可以提高孩子与水之间亲和力,日后更能适应海上生活,孩子长大后,下海不会晕船。

  “祭海谢洋”,重要的祭祀仪式

  我们的生命来自海洋,我们的文化起源于海洋。从兴旺到衰退的海洋鱼类资源,从木帆船到机帆船、远洋渔轮的变迁,无不包含着人和大海、丰收和歉收、平安和灾难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原始方法,就是千百年来渔民世代承袭的祭祀仪式——祭海。

  即使到了今天,每年的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上,休渔谢洋大典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独树一帜的岱山祭海文化品牌再次向世人传达了海岛人感恩海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祭海谢洋”,渔民在出海前的祈祷仪式称为“祭海”,汛期结束后的感恩活动称为“谢洋”。渔民祭海,祭祀对象较为多样,包括海龙王、观音菩萨、船关老爷(又称“船官老爷”)、天后娘娘(妈祖)、羊府大帝等。

  谢洋活动多在夏季进行,因为每年农历“夏至”节气,是春夏汛谢洋的最晚日期。而秋冬汛渔业生产期结束后,就要过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春节,谢洋就多为冬至、春节所代替。谢洋活动酬神多用演戏的方式,称为“谢洋戏”、“还愿戏”。

  繁荣的渔业经济

  舟山的商贸、金融、运输、交通、工业甚至教育、文化,皆因渔而生,因渔而兴。在舟山博物馆,结合背景图和通电玻璃等现在科技,我们可以看到19501980年码头广场的场景,它复制再现了集合沈家门、嵊山、东沙等渔港特点的渔港场景,再现了当年老店的模样。

  你会发现,曾经舟山的各个码头广场,到处都是鱼货交易、渔船补给,街市商铺林立,浓郁的渔风渔味迎面袭来。

  这样的画面如今早已经销声匿迹,只能通过科技还原当时的场景了。渔船回港之时,进港渔船众多,船上桅杆林立,桅灯渐渐亮起。街边有各色的店铺,经营香烟、老酒、糕饼、糖、础石、铁锚、钩头、篾竹、箍桶、红炉、粮油等。糖业烟酒店的柜台上有各类货品,有卖香烟黄酒、干果品、炒货类、糕点饼干类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岛渔港渔场景观。

  在还原的场景中,你还可以看到一筐筐金灿灿的大黄鱼、小黄鱼,比手背还大的带鱼,这在当年是随处可见,渔港码头上有正在卸货、运货、装货的,也有小商贩,有卖馄饨的、理发的、卖水的。还有的小商贩等着渔船一靠岸,兜售大饼油条等点心。在码头后方是沿港路,渔民整网、渔姑补网,农民以菜换鱼等等。

  渔民、鱼贩、渔船与背景油画相互映衬,展现了舟山十里渔港的盛况,让人忽然错以为置身在这繁荣的渔港渔市中。

  如艺术一般的渔业技艺

  舟山渔业中也有不少艺术价值很高的技艺,“渔绳结”就是其中的一种。

  什么是“渔绳结”?在传统的渔业生产作业方式中,往往会发生断绳现象。为使工作继续进行,需要将两根断绳相接,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渔绳结”。“渔绳结”的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各种渔结的编法不同,它们的用途也不一样。

  舟山人以海为田,离不开渔船。渔家称渔船为“木龙”。造船工序讲究、仪式庄重,首择吉日良辰,接着祭神放样,然后动工。梁头(“龙骨”)先定位,同时挂红披彩,水舱梁头合拢处,内衬银元或银角子,用银钉或铜钉钉上。

  传统木质渔船上,舟山渔民以我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生物对应船上十二部件,称为船上“十二生肖”。

  每到渔汛,全国各地的渔船云集沈家门渔港等地,这里也孕育出了独具舟山地域特色的舟山木帆船制造工艺。舟山传统木帆船选材讲究,工艺精湛,并配以精细的木雕和渔民画,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岑氏木船作坊就是其中的代表。

  独具特色的海洋民间艺术文化

  在海洋的熏陶下,在生活的洗礼中,舟山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民间艺术文化。而这些元素也融入了生活中,形成了“渔乐”,渔民号子、舟山锣鼓、跳蚤舞……有些还是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贝雕,最常见的是一种用贝壳雕刻或镶嵌制成的工艺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舟山贝雕工艺盛行,贝雕作品被很多收藏爱好者收藏或作为馈赠礼品。上世纪70年代,舟山贝雕又有创新,发展成为全国四大贝雕之一。

  舟山锣鼓,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早在明清时期就在定海广为流传。相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用它来招徕客人,航行时用它助兴解寂,遇雾时用它来传递信息。后也用于大户婚嫁喜庆、祝寿做生,新船下海、乔迁新居、开张营业等。舟山锣鼓蕴含着深厚的海岛渔民生产生活积累及其精神和文化基因。

  舟山木偶戏盛行,一般有大小两种,大的叫“下弄上”,围布作场,表演者在布围里操纵机关,使木偶进行动作表演。小的叫“布袋木偶”,与宁绍地区的木偶没有差别。

  渔风悠久,渔韵远扬。先辈的舟山人从无到有创造了舟山灿烂辉煌的海洋文化。如今的群岛人,以进取和创新谋求新的发展,脚踏实地将舟山新区的发展推向新的辉煌,正在谱写着新的海之歌、渔之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