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政务 > 权威解读

海岛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剧

作者: 记者兰圣伟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5-22 打印本页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岛生态类型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部分海岛更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海岛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有别与一般陆域的独特生态系统特征,加强海岛生物多样保护,对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吕林玲说。

  海岛生物资源独具特色

  我国是世界上海岛众多的国家之一,由北至南分布着1.1万多个海岛,地跨3个气候带和38个纬度带,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

  由于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海岛成为众多海鸟栖息繁育的场所。同时,海岛还是海鸟迁徙途中的海上中转站,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便主要通过我国东部沿海岛链。

  “海岛周边是鱼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觅食地,因此海岛和群岛周边海域往往是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吕林玲说,海岛物种资源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独特性,海洋岛屿生态系统摆脱了其他地域的影响,按照特有的进化体系演变,形成了独特的生物资源。例如,位于大连西侧的蛇岛,是世界上唯一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

  不仅如此,海岛还是珊瑚礁、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的重要分布区域,并为众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庇护场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4种,包括丹顶鹤、中华秋沙鸭、中华白海豚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包括普陀鹅耳枥、红豆杉等。

  吕林玲说,海岛生态类型丰富、发育独特,但普遍存在陆地面积小、物种单一,与外部生态系统交换匮乏等不利因素。海岛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与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系相比,海岛生态资源更加脆弱。

  威胁加剧难题待解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出台实施的《海岛保护法》明确提出,要保护和管理海岛生物物种。

  “保护海岛生物物种既是海岛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严格履行国际公约的具体体现。”吕林玲说。

  据了解,我国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分为就地和迁地两种。在就地保护方面,截至2016年,我国建成涉及海岛的各类保护区186个,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渐趋完善的海岛生物资源就地保护体系。同时,海岛物种资源迁地保护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先后收集了东海近海15个岛屿200多种植物种质资源。

  “海岛中心目前正在筹建的海岛物种标本库和种子库,将在未来海岛物种资源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吕林玲说。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待解。专家认为,我国海岛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随着人类活动加剧,部分海岛地形地貌发生改变,生物资源栖息地丧失。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海平面上升、海岛土壤盐渍化、海岛海岸侵蚀等威胁珊瑚礁等海岛生态系统的稳定。环境污染导致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多层次降低,破坏海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除此,过度捕捞导致生物资源枯竭和外来物种入侵造成本土物种退化等,也对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带了严峻挑战。”吕林玲坦言。

  强化措施构筑屏障

  “《海岛保护法》实施以来,我国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但与实现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保护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吕林玲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积极探索建立海岛保护名录、岛长制、自然资源负债表等制度,逐步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岛保护管理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在近海区域开展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涉及海岛的海洋调查,但海岛生物资源方面的详细调查数据较少,尚未形成专门的全国生物资源本底数据。

  有专家对此建议,应进一步强化海岛生态本底调查,摸清海岛家底,充分评估海岛生物多样性,这是开展海岛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就海洋涉岛保护区建设,吕林玲认为,我国海洋涉岛保护区建设已卓有成效,但总体而言布局不合理、保护乏力。应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空缺区域内涉岛保护区的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各保护区间的联通性和整体保护能力,形成链条式、网络式的海洋涉岛保护区格局。

  专家表示,我国海岛数量众多,仅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实现有效的保护,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应建立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信息的公开机制,并充分发挥民间公益组织的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共同打造我国海岛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