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经济 > 海岛开发 > 产业前沿

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牧场建设纪实

作者: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3-14 打印本页

  摘要

  21世纪被誉为“海洋的世纪”,“走向深蓝”、建设海洋强国成为发展的主旋律。然而,近年来,由于沿海经济扩张、海洋环境破坏、渔业过度捕捞导致近海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严重影响涉海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牧场作为修复生态环境、渔业增殖的绿色渠道,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也成为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W020180316559873635113.png 

  中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中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自2011年5月24日投放第一批人工鱼礁,给海里的鱼儿以及其他海洋生物“造房子”,正式开启海洋牧场建设。此后几年,蜈支洲岛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先后携手省、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农业部国家渔业局和海南大学,统筹联动、不断扩大热带海洋牧场建设规模。截至2017年6月,三亚蜈支洲岛周边的千亩人工鱼礁海域内共有各类水泥鱼礁1418个、25690空立方米,船型礁21艘、11700空立方米,总投资金额达3832万元,形成了珊瑚、鱼虾贝、藻类等海洋生物圈,海洋生态修复功效初步显现。

 

W020180316559873685854.png 

  “海丝之路”唤醒了沉睡的海岛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一带一路”倡议唤醒了繁盛丝路的历史基因,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必经之地。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海南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发挥特区优势,高起点构建和完善海洋产业体系,将海洋生态元素高效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海洋生产力;海南涉海旅游企业要积极培育“蓝色引擎”,促进“渔旅融合”,以旅游为纽带链接沿线国家,推进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然而,近年来,由于海洋过度捕捞、污水直接排放、无序填海开发等行为使得沿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近海珊瑚礁系统退化严重,极大影响着涉海旅游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极大影响着“走向深蓝”的进程。因此,转变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海底生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守护海洋环境方能培育‘蓝色引擎’”已成为社会共识。

 

W020180316559873721213.png 

  天然优势成就了蜈支洲岛

  长期以来,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以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多样化的海底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但整体海洋环境的恶化给旅游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蜈支洲岛管理层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海洋与旅游区”和谐相处的模式,深刻意识到蜈支洲岛旅游区在扮演海洋建设者的同时,更应积极充当海洋保护者,并开始探索寻找更加合理的现代化海洋开发模式。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才是海岛型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蜈支洲岛总裁孙林先生如是说。在多次拜访相关部门寻求保护海洋、恢复生态的有效指导及建议后,旅游区与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合作在蜈支洲岛建立了海洋管理站;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进行合作,邀请专家对蜈支洲岛进行考察,最终确定将海洋牧场作为蜈支洲岛进行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实施项目。

W020180316559873742729.png 

  三亚蜈支洲岛建设中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具有天然的优势。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蜈支洲岛为国家5A级景区,位于海南岛的南部近海、三亚市海棠湾内,北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南本岛2.7公里,面积1.48平方公里,整体呈不规则蝴蝶状,海岸线全长5.7公里,其东、南部最高峰海拔79.9米,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的小岛。二、多样化的绿岛生物资源。蜈支洲岛北部沙滩玉带天成,沙白如雪;东南部群山环抱,奇峰怪石嶙峋;中部山林草地起伏逶迤,绿影婆娑。蜈支洲岛有85科2700多种植物,有高大挺拔的乔木,有繁茂葳蕤的灌木, 有从恐龙时代流传下来的沙椤,还生长着号称“地球植物老寿星”的龙血树,寄生、绞杀等热带植物景观随处可见,丛林中栖息着巨蜥、蛇、山羊等野生生物。岛上天然的绿岛生物资源给海洋景观和谐性增添生态元素。三、优质的海域生态环境。小岛周边海域清澈透明,海水能见度6米~27米,水域中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南部水域海底有众多珊瑚礁。这充分说明蜈支洲岛附近海域中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专家团队等政府、科研机构对蜈支洲岛的海底环境、海水等环境要素进行抽样监测、跟踪,确认三亚蜈支洲岛具备建设海洋牧场的条件,决定于2011年启动我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建设项目。该项目得到了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海洋学院专家团队从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给大海里的鱼儿“造房子”

  什么是海洋牧场?其实,海洋牧场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海域,有计划地投放人工鱼礁,建设适应海洋生物人工繁衍生息的场所,采用增殖放流的方法,实施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利用自然海洋生态环境形成大型人工渔场,增加海洋渔业资源,并且有计划地进行高效捕获。

W020180316559873770753.png 

  国内现有海洋牧场多以立体、循环、生态养殖为核心,通过鱼虾贝藻参多营养层级科学增养殖,从而达到增加海洋渔业资源,进行高效率的捕捞活动,实现推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区别于其他以增加海洋渔业资源为主要目的的海洋牧场,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在海南大学和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指导下,根据自身海域与资源特点,采取船型礁和水泥人工鱼礁相结合的方式,改造热带海洋生物栖息环境,以恢复渔业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目的,是促进海洋水产资源从消耗型向资源增殖型生产方式转变,进而实现海洋牧场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全新尝试。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等政府与科研单位的支持下,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开三亚海洋牧场建设之先河,于2010年协助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完成了《三亚市近海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完成了旅游区人工鱼礁工程可行性报告和人工鱼礁实施方案。

  2011年5月24日,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投放第一批人工鱼礁共200个,相当于给鱼儿盖了2000立方米的房子,开启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建设“实验年”。同年7月,三亚蜈支洲岛将20万尾红鳍笛鲷、紫红笛鲷鱼苗放流到海洋牧场的人工鱼礁区,补充和恢复该片海域的鱼类资源。

W020180316559873826603.png 

  蜈支洲岛目前投放的水泥人工鱼礁有3种,分别为三角形、方型、圆锥形。其中,三角形鱼礁外框长3米、宽2米、高2米,重量为2.3吨,空方体积5.045立方米,材料体积0.955立方米,空方比为84.08%。方型鱼礁外框长、宽、高均为3米,重量为6.2吨,空方体积24.39立方米,材料体积2.61立方米,空方比为90.33%。圆锥形鱼礁高2米、上直径1米、底直径2.4米,重量为2.75吨,空方体积3.15立方米,材料体积1.144立方米,空方比为73.35%。

  “海洋牧场,一般来说就是在适当的海域里面投放人工鱼礁,使海水产生上升流,将沉在海底的有氧盐带到海面上,从而增加生产力。”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张本教授解释道。当人工鱼礁投放之后,很多海洋生物就会聚集到人工鱼礁觅食、繁殖。人工鱼礁建成后,还需要放流经过驯化的鱼苗。“放流的时候用声响对鱼苗进行驯化,使其产生条件反射,等它长大了想捕捞的时候又放出一种声音,它就集中过来了,人们就把它捕捞上来,就像放牧一样,所以叫海洋牧场。”

  为海洋生物当“保姆”

  海洋牧场小区一期建设的200套“房子”交付了,第一批小区“居民”也入住了,可是“房子”会不会遭受人为或自然的破坏?“房子”是否需要维护?是否会有外敌入侵?在建设海洋牧场初期,防控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供借鉴。为此旅游区成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海洋部。通过不断实践、跟踪、管理,持续探索海洋牧场科学建设管理模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细节都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日积月累的调整,形成了如今规范的管理体系。

W020180316559873830664.png 

  海洋部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潜水巡视——潜水员背着氧气瓶潜到人工鱼礁区域观察海底环境,查看人工鱼礁是否有迁移、沉降;人工鱼礁实况影像拍摄、收集、比对——对每周、每月拍摄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查看人工鱼礁形成的海洋生态圈变化; 海域环境的保护——包括清理海平面、海底、人工鱼礁等区域发现的破损渔网、塑料袋等垃圾;海域的巡逻管控——对海洋牧场周边海域进行巡逻、管控,防止不法分子用炸鱼、电鱼、地拖网等方式捕捞海洋牧场内的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为了影像记录海洋牧场建设情况,蜈支洲岛需要专业潜水员经常性深潜入海底,进行影像拍摄、垃圾清理。在影像拍摄中,最初由于没有经验,潜水员按照既定日期选择天气好、海域状况好的时候下水拍摄,后来发现,由于入水地点、角度不同,拍摄回来的影像资料无法进行对比。海洋部负责人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调整入水计划,做好预先规划。每次下水定好经纬度坐标,选准同一角度、方向入水,获取的资料更加具有可比性,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海洋部负责人常常感慨说,如今的管理模式都是大家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来的,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

  尝到了“现代海洋牧场”的甜头

  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建设第一年年底已经卓见成效,投放的人工鱼礁附着各种微生物,部分鱼礁上附着了珊瑚,还有许多鱼儿藏身其中,这些生物的出现让建设者看到了海洋牧场对海洋生态的恢复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决定按照原计划目标实施大规模海洋牧场建设。

W020180316559873855636.png 

  在2012年10月,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在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再次投放818个人工鱼礁,单个礁体体积在5立方米~24立方米之间,共计8000立方米;2013年,蜈支洲岛海洋牧场通过海洋部门的验收,再次投放了260个人工鱼礁共6341立方米;2011年~2017年,旅游区先后投放了21艘废弃钢质渔船与铁质平台。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提档升级,为鱼类等海洋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提供安全的栖息场所。

  据介绍,投放的船型礁选用废弃的铁质渔船,要求船长为25米~35米之间,高度不得大于5米。船型礁在投放海底前,先进行部分拆解和废油回收,确保不影响水面船只航行安全,也不会污染海洋环境。

  “人工鱼礁投放后,效果非常明显。”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王爱民教授从蜈支洲岛海洋牧场建设伊始,便全程给予技术指导和支持,并担当起主持建设的重任。2016年5月,王爱民潜到人工鱼礁投放区域进行考察,发现水泥鱼礁周围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鱼栖息生活,当他潜到投放的船型礁旁边时发现船里的鱼更多。同时,他还发现一些水泥礁体上长出了珊瑚,“同一块板上就有十多种珊瑚,每一种都不一样,不仅恢复了物种的多样性,还保护了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W020180316559873875109.png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张东升解释说,一般船型礁投放海底半年后就能自然地附着许多海洋微生物、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并发育成为人工生态群类,逐渐形成完整的生物链。船型礁投放海底3年,礁体附着生物的覆盖率就会达到100%,每平方米湿重20公斤,平均厚度为6厘米,种类有40多种。而在这40多种附着物中,鱼和虾的饵料约占73.7%。鱼类、虾类、蟹类等生物就会到此觅食、栖息、繁殖,由此船型礁建造起来的鱼礁区形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或一个人工生态环境,进而成为一个良好的渔场。

  此后,蜈支洲岛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先后与省、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农业部国家渔业局和海南大学携手,统筹联动不断扩大热带海洋牧场建设规模。

  目前,蜈支洲岛人工鱼礁区形成了珊瑚、藻类、贝类、鱼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圈,初步显现出海洋生态修复效应。人工鱼礁表面附着珊瑚、贝类、藻类等生物种类达120多种,鱼礁区比非鱼礁区鱼类数量提高5倍~10倍,渔业资源日渐丰富。海洋牧场现已被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试验室科研项目列为野外观测点之一,成为南海相关科研数据收集的实验基地。

  海上游钓又有怡人的好去处

  基于海洋牧场的开发与建设,蜈支洲岛海洋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给三亚旅游市场新添增重要旅游服务产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传统渔业生产转型配合旅游业的发展,蜈支洲岛旅游区为发展海上游钓提供了条件。2015年,蜈支洲岛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海钓比赛。来自贵州的陈玉兰夫妇表示,蜈支洲岛是他们慕名已久的地方。“刚踏上蜈支洲岛的那一刻,我真的被这座美丽的小岛给惊艳到了!深蓝的大海,湛蓝的天空,沙细如丝,海天共一色!”陈玉兰说:“这次比赛我们不仅享受了游钓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保护海洋的自觉意识。”

  “人工鱼礁投放后就会增加鱼类种类和数量,有鱼了,人们愿意来钓鱼。海南省提出要大力发展游艇产业,游艇俱乐部建设可以跟海洋牧场结合起来。在美国大部分的游艇是用来游钓的,也叫做‘海上高尔夫’。在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游钓可以有力促进游艇产业的发展。”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张本说。

  未来,蜈支洲岛将依托热带海洋牧场和丰富海洋生物资源,引进和吸收国外成功的海钓产业发展经验,力争把蜈支洲岛海钓比赛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海钓盛事,为海南的旅游做出新贡献。

  不仅如此,蜈支洲岛还将进一步将鱼礁的生态保护功能与海南的人文文化创新性结合起来,促进蜈支洲岛旅游区建设景观式人工鱼礁,发展潜水游览、海底探险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蜈支洲岛潜水观赏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珊瑚更丰富,鱼类更繁多。目前,蜈支洲岛每天潜水游客的数量超过三亚、陵水等其他海南岛潜水点的总和。

  令人向往的海底生态公园

  “极具海南民俗风情的人工景观鱼礁构成的海底村落,壮观的飞机战舰残骸组成的海底博物馆,形态各异的现代雕塑组成的海底艺术区,集观赏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海上娱乐平台……”这里勾勒出的是蜈支洲岛旅游区未来计划打造的全新海底生态公园的画面,人工鱼礁生态丛林中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将与人类产生一次美好的心灵碰撞。

  2016年9月,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联合开展的三亚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投资金额上亿元。据悉,国内人工鱼礁建设比较普遍,但以人工鱼礁为基础建设海底生态公园在国内尚属首次。按照旅游区规划,未来在热带海洋牧场的基础上继续建设海底生态公园,包含海底村庄、海底艺术区、海底博物馆等,实现海洋生态恢复+旅游相结合的新模式。届时,不仅为众多底栖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和活动空间,人们还可以借助潜水工具深入海底观光旅游,与美丽的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

  既要生态效益,也要经济效益。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正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不仅做海洋的建设者——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更将立足海洋文化基础,不断开拓发展新领域打造中国海岛旅游新模式。蜈支洲岛旅游区将在现有的海岛度假、海岛休闲、海岛娱乐等旅游产品基础上,发展新型观光旅游产品,构建大众旅游时代的多元化海岛型旅游产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信息化为海洋牧场插上智慧的翅膀

  蜈支洲岛积极推进智能化信息技术与海洋活动的结合,利用“海洋工业化+海洋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将日趋成熟的陆地智慧产业向海洋领域的拓展。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办法》等文件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海洋牧场,蜈支洲岛旅游区计划继续加大对于海洋监控系统的投入,以期实现对人工鱼礁和周边水域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处理。同时,还将建立海洋多样性档案,编制海洋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控报告。

  “智慧型”海洋牧场的建设,让动态调整鱼礁投放数量、实时监控珊瑚生长状况、人工干预物种数量成为可能,可为蜈支洲岛“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发展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编后

  海洋牧场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大学和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发挥政府、企业、学校在政策、资源、区位、产业、人才、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携手共建“三亚蜈支洲岛万亩热带海洋牧场”,深度推动“渔旅融合”,为三亚产业升级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元素。

  蜈支洲岛热带海洋牧场作为海南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性热带海洋牧场,正以海洋生态恢复为核心,完善“投放生态礁、放流恋礁鱼、整治海岸线、推进智能化、提升服务能力”五配套,注重全产业链、全服务链衔接,打造特色鲜明的“海底公园”,相信这里的南海牧歌将越唱越响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