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政务 > 海岛管理 > 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海洋垃圾监测的“威海实践”

作者: 记者于燕妮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3-06 打印本页

  隆冬二月,素有中国“雪窝”之称的威海,瑞雪纷飞。走进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胡红智博士正在实验室里忙着对海洋垃圾进行称重与数据收集,地上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生产生活垃圾,都是中心工作人员从市区近岸海域打捞上来的。

W020180306378968400666.png 

  威海三面环海,海岸线长985.9公里,近岸海域总面积11449平方公里,各类海岛共计185个。近年来,威海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海洋污染防治,取得了成效。

  建立机制图长效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被人们丢弃的废弃物,以及由河流、污水、暴风雨直接携带入海的物品。

  《2016年威海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威海市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均存在海洋垃圾分布现象,其中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垃圾多为塑料袋、塑料瓶等生活垃圾,农渔业区内塑料类、聚苯乙烯泡沫类生产生活垃圾数量较多。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航运捕鱼、滨海娱乐活动、河道入海口带来的近岸海域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沿岸自然景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而且威胁航行安全,引发各种海上事故。

  为贯彻落实2015年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习近平主席访美成果,2016年威海市与纽约市结为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通过与美方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国外海洋垃圾防治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建立海洋垃圾防治长效机制,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威海市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31个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印发了《威海市中美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24项海洋垃圾防治重点工程,并与美方签署了《海洋垃圾防治“伙伴城市”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了定期交流互访与成果共享机制,全力推动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深入实地找源头

  有研究报告指出,垃圾一旦入海,其收集难度将是陆上的10倍,打捞成本也十分高昂。因此防治海洋垃圾,源头治理尤为重要。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主要负责海洋环境监测。一直从事此项工作的胡红智说:“提到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等,大家想到的都是‘向阳红’号系列科考船等高大上的设施,但海洋垃圾一线监测工作远没有那么风光。作业时,只能依靠小渔船缓慢航行,而且要深入岸滩等区域拉网拦截海洋垃圾。我们经常坐着摇摇摆摆的小渔船出海,一忙就是一整天,这才是我们的工作常态”。

  研究人员从市区近岸海域将入海垃圾打捞带回并晾干,最终以克为单位精确称重并记录。这是为了摸清陆源入海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精确判断其源头,并形成相关报告反馈给行政部门,从而探索建立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为了在陆源入海排污口采集水样分析水质,研究人员常常要踏着崎岖的小路,踩着泥泞的软滩前往散布着垃圾与蚊虫的恶劣环境开展工作。“不到现场永远发现不了问题。”胡红智对记者说。

  近年来,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先后高质量开展了生态环境、环境监管、公益服务、风险监测等4大类13项监测任务。

  监控防治立体化

  通过一系列行强有力的措施,威海市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海洋垃圾治理体系。

  威海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威海市率先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立了12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入场率”达到100%。该市针对污染源控制问题,对城市河流实行河道分段管理,培育河道湿地和增设拦水坝等,以消减入海污染物、拓展环境容量。

  为全面掌握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放情况,2017年威海市正式启动了陆源入海污染源普查。当年9月,对环保部卫星遥感发现的35个疑似入海排污口及71条疑似排污河进行了实地核查;10月,根据国家海洋局《黄海、东海和南海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查方案》要求,对118个入海排污口、入海河流开展了排查;12月,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黄海中北部陆源入海污染源补充调查工作方案》要求,对分局掌握的94个黄海中北部入海污染源、环保部掌握的154个黄海中北部入海污染源开展了补充调查。最终基本掌握了陆源入海污染源对近岸海域环境的影响情况,为联合开展排污口整顿治理、推进近岸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依据。

  与此同时,威海市在市区开展了3个区域、17个断面的岸滩、海底和海面漂浮垃圾监测,对海洋垃圾碎片的类型和密度开展了重点监测,形成了立体化监测防控格局。

  2017年,威海市首次启动了流域入海垃圾拦网监测,选取当地4条代表性河流,在流域入海垃圾监测的基础上安装拦截网,通过定期收集与分析,确定通过河流入海的垃圾存量和类型,以便寻找垃圾来源,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理。

  “海洋垃圾防治任重道远,特别需要在全社会倡导环保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垃圾,才能从源头使海洋垃圾不再成‘灾’。”胡红智说,下一步,他们将积极筹办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深入中小学课堂,为学生讲授海洋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有关知识,推动海洋垃圾防治工作广泛开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