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政务 > 海岛管理 > 海岛保护

温州洞头重整海湾带来的新景象

作者: 实习记者于燕妮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8-02-13 打印本页

  编者按:自2016年起,我国陆续在沿海18个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重点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岸线整治、滨海湿地修复等工程。这一行动,对于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提升海岸、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功能,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W020180222540765970636.jpg 

修复前

W020180222540765987666.jpg 

修复后

W020180222540765992540.jpg 

  两年来,各地开展整治行动的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积极效果?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难题?近日,《中国海洋报》记者分赴浙江洞头、山东威海等地采访,即日起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工程实施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1月,即使是在旅游淡季,浙江洞头这座美丽的南方海岛,依然吸引了众多游客。沙滩漫步,海边垂钓,登山观海,远道而来的客人流连忘返。“从前可没有这么多的游客,从去年才一下子多了起来。”东岙村经营民宿的郭老板告诉《中国海洋报》记者。

  2016年,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核心区启动了全国首批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通过一年多的实施,洞头的生态优势逐步显现,一个水清、岸净、湾美的新洞头跃然眼前。

  “一号工程”

  宿有“百岛之县”之称的洞头,海岸线绵延351公里。亲海护海,拥海而兴,成为洞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二选择。

  2016年5月,财政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部署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和生态岛礁建设。6月,全国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试点城市出炉,温州洞头位列其中。随即,一场声势浩大的海洋环境保卫战在洞头拉开帷幕。

  据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科负责人林振士介绍,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被列为政府的“一号工程”,以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沙滩整治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概算投资4.76亿元。其中,海洋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是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整治和中心渔港、东沙渔港清淤疏浚;沙滩整治修复项目主要是整治修复东岙、中心渔港海岸沙滩;海洋生态廊道项目主要是实施海洋公园核心区沿岸特色景观提升,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湿地公园。

  海陆并治

  实施“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在海洋与渔业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农林水利局等多个部门配合下,“一盘棋规划、一张图作战、一条线推进”的管理机制运行起来。

  为了确保项目推进到位、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洞头区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牵头实施。按照项目进度要求,细化量化内容,稳步推进。

  同时,洞头引入社会化服务模式,推行渔港设施管理物业化。中心渔港和东沙一级渔港设施物业化管理于2016年9月启动,选择具备资质的物业公司负责渔港陆域、水域环境卫生保洁,渔港区域渔业生产秩序协管和渔港设施维护管理,渔港基础设施维护保养趋于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

  此前每到捕鱼季节,渔港水域内随处可见的生产生活垃圾,往往让行政执法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人手多了,管理跟上了,垃圾越来越少了,繁忙的渔港再也不似从前杂乱。

  傍晚的云霞映红了海岸线,记者看到进港的船只整齐地排列,偌大的东沙港区的水面洁净安详。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领导小组还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不仅要治海,还要治陆,从根本上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的全程监控、同步治理。为与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相衔接,洞头计划投资10亿元,同步建设长达46公里的环岛海洋生态廊道,整治修复环洞头本岛海岸线,打通全岛沿海观景通道,使目之所及“处处是景”。

  由此,海陆并进,“蓝色海湾”项目顺利进入到攻坚阶段。

  倍加珍惜

  截至2017年年底,不到两年,洞头区蓝色海湾整治已取得诸多成效。通过实施东沙渔港疏浚工程,洞头区完成清淤疏浚64万立方米,港内水深平均提升2.7米,有效解决了以往因港池淤积造成避风条件下降,导致渔船经常发生碰撞的问题,满足了各类渔船安全避风的需要。

  同期进行的沙滩修复整治,则更加有效地把整治成果转变为发展效益和环境优势。对于这一点,东岙村的人们感触最深。“上世纪60年代,钢筋水泥刚刚兴起,村民买不起,只好就地取材,挖沙建房。”东岙村书记林振平说,加上海浪经年拍打冲击,后来的东岙沙滩上只剩下裸露的碎石片。

  直到2017年1月,东岙沙滩的修复工程实施,修复面积达1.84万平方米。备受洞头人喜爱的东岙沙滩又回来了,“我小的时候常去家门前的海里游泳,还跟小伙伴一起在沙滩里捉螃蟹,现在的沙滩比以前还白还细腻。”家住东岙村的李先生对记者说,“我们失去过,以后会更加珍惜。”

  更让整个东岙村欣喜的是,海洋生态的修复带来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原本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变成了众人朋友圈中的“高颜值网红”。村民们纷纷把自家的房屋装修成民宿,一家人分工合作,出海、经营两不误,日子越过越红火。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富有渔家特色的文化韵味,让洞头迅速成为周边城市短程旅游目的地。

  据悉,目前位于蓝色海湾整治区域的渔家民宿达151家,占全区的61.63%,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1053位渔民实现了转产就业。2017年1月~10月,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5.22万人次,同比增长18.5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8亿元,同比增长19.02%。

  沙滩损毁、海洋垃圾这样的生态问题既始于人,若求根治,当止于人。越来越多的洞头人因家乡美丽的生态环境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渐渐体会到“靠海吃海”的渔家生活也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失而复得的取与舍中,洞头人坚定了守护海洋的决心。

  “洞头的变化是明显的,但我们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对海洋生态的修复与提升不会停止,将洞头打造为在全国具有标杆意义的‘海上花园’是我们的既定目标。”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院长李昌达对记者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