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文化 > 海岛民生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层故事

——大陈岛办事记
作者: 来源:新蓝网 时间:2018-01-18 打印本页
 核心提示:群众和企业办事涉及到哪里,“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要延伸覆盖到哪里,改革的效应就要体现在哪里。2018年浙江将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盖。

 

群众和企业办事涉及到哪里,“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要延伸覆盖到哪里,改革的效应就要体现在哪里。2018年浙江将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盖。

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地处台州湾东南洋面,四面环海,孤悬海外。作为一个典型的海岛镇,陆岛交通不便、群众办事难一直以来是大陈镇居民的痛点。但2017年以来,居民们明显感受到办事方便了,跑腿变少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跑”进大陈居民心里。近日,记者登上大陈岛,倾听这个偏远小岛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故事。

陆上办事不回岛——

一个特殊窗口的温暖

在台州市椒江区行政服务中心,有个特殊的窗口——27号大陈综合窗口。创设10个月以来,这个窗口“连接”起陆地和大陈岛,让大陈镇籍居民免除了舟楫劳顿,陆上办事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奔波回岛。

1月16日上午,站在27号大陈综合窗口前,居民王建国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了生育登记服务卡。他和妻子即将迎来家中的第二个宝宝。

妻子林伟君是土生土长的大陈镇籍居民,王建国则是椒江城区人,婚后,小两口把家安在了椒江城区。王建国还记得,2015年大女儿出生前办理手续来回奔波的辛苦:因为妻子户籍所在地在大陈镇,相关手续要坐船返回岛上才能办理。

往返于陆岛之间的交通船,单趟需要花上近两个小时,每天船次只有两班,遇上天公不作美,风大浪急或大雾等天气,交通船停开,还得拖几天。相比前一次的经历,这次办理二孩的手续轻松多了。“我带齐两个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孕产妇保健手册这些复印件来窗口,填好表格就能办了,没花多少工夫,比以前方便多了。”王建国说,“现在来回岛上的时间和路费都省了,办理时间也缩短了,这样的改革真好。”

回岛办事费钱、费时、费心,是很多离岛居住的大陈镇籍居民的一块“心病”。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椒江率先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平台“搬”进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大陈综合窗口的设立,给像林伟君一样的大陈镇籍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前各类证明因为户籍所在地的原因,需要居民回岛办理,现在他们只需要来我们这儿提交材料,后面的程序都由窗口与大陈岛上的工作人员对接办理。”窗口的工作人员包欣怡边说,边打开了视频设备,与岛上的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视频连线。

岛上的工作人员打开了浙江省新全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平台,进行了信息核实和备案登记。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原先大陈镇籍居民回岛办理业务,来回需要花费至少180元路费,坐4个小时的客船,海上天气多变,轮船出航不定,办事往往需要一天甚至多天;现在只需点点鼠标就可实现窗口申办、视讯核查、网上审批,办理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实时视频在线是陆上岛民办事不回岛的重要创举之一。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打破信息壁垒,当地先后斥资27万元用于软硬件提升改造,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基层政务服务网络和视讯系统,通过实时视频连线,当场审核、当场确认办件资料,省时省力又节约成本。

据了解,目前大陈综合窗口可受理老年人优待证、生育登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缴费等与大陈居民关系密切、办件量大的事项。边防也安排了专人在窗口办理户口迁移和身份证相关事项。“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让陆上的居民办事少跑甚至不跑。”大陈镇党委副书记徐浩洲告诉记者。

岛上办事不出岛——

一群“渔小二”的日常

海风吹拂,1月11日上午8时许,上大陈岛北岙村支部委员任丽华,早早等在了码头。她随身带着厚厚一沓材料和钱款,这是她准备带去镇政府代办的材料。“船已经3天没开了,我看到今天天气好了点,赶紧出门去镇里办事,村民的事情不能拖。”

大陈镇的诸多岛礁上,上大陈和下大陈两岛有居民常住,而镇政府位于下大陈。尽管两岛距离不远,但海水阻隔,两岛之间的往来只能依靠船只,天公不作美时,寸步难行。

新的一年来临,2018年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需要办理。参保信息的收集2017年12月底前就已完成,398份资料,这是任丽华一家家入户后收集的参保材料。“我们北岙村有3个自然村,有几户住得很远,又是老人,我们要一家家入户去办理。”留守岛上的大多是年迈或行动不便的老人,51岁的任丽华,算起来还是岛上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村民住在椒江,我就去了趟陆上收集材料。我跑一趟,可以让很多村民少跑一趟。” 任丽华腼腆地笑了笑,只口不提路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趟来镇政府,任丽华是来缴纳费用的。“每人每年330元,残疾人、低保户他们由政府补助,不需要交。”相关的业务,代为跑腿多年的任丽华已经相当熟稔。

和任丽华一样,在大陈岛还有不少为群众跑腿代办的干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渔小二”。“‘渔小二’跑腿代办,是当地下沉人员力量,使岛上居民办事不出岛的重要举措。”徐浩洲告诉记者,岛上年轻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岛礁协会及渔业协会工作人员等36人组成“渔小二”代办队伍,开通“渔小二热线”和微信服务号,以上、下大陈便民服务中心(点)为依托,开展面向各年龄层、个性化的代办服务。

92岁的叶领香老人,家住上大陈岛北岙村。老人患有风湿病,腿脚不便,儿子在椒江工作,平时家里只有老人独自居住。加上岛上道路难走,每次去一趟镇里要花上两三个小时。不管是更换老年证,还是平日有啥需要,任丽华总是义不容辞。“办老年证方便,上门收集好相关材料,再交到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老人不用出门就可以拿到新的老年证。”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渔小二”免费上门为其代填申请资料,全流程代办事项,2017年12月份统计低保边缘户, “渔小二”们又一一入户上门收集信息……据了解,大陈镇通过“渔小二”代办,已实现了医疗救助对象认定、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60周岁以上老年人优待证等19项事项的“零跑”。

海上办事不上岛——

一本证书办理的变化

正值大陈黄鱼丰收的季节,连日来,养殖大户周海华的基地里,工人们正趁着夜色,收获一尾尾大黄鱼,第二天一大早,这些新鲜肥美的大黄鱼就能送到客户的餐桌上。

海风早已把周海华的皮肤吹得黝黑,从椒江城区来到大陈岛从事黄鱼养殖,他和这个海岛结缘已有18年时间了。“政府让企业做到了只跑一次,为我们养殖节省下了两个月时间。两个月时间黄鱼可以大三两,我们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 周海华不禁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点赞。

原来,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2017年,周海华新成立了台州市椒江区汇鑫元现代渔业有限公司,需要取得水产养殖用海的《海域使用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这两本证可不好拿:不仅公示期长,而且均需要现场踏勘,两证分办起码需要100天,群众往往需要跑上多次。

为了方便群众,区海洋与渔业局主动对流程进行瘦身再造,在全国首推水产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两证合一”。两证审批办理同期公示、同期踏勘。改革后,办理时间从两证分办起码100天变为只需30天。

周海华领到了全区第一张“两证合一”的证。记者看到,在《海域使用权证》后,多了一页备注页,替代了原先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两证合二为一。

靠海吃海,大陈岛87%的户籍人口是渔民。如何让岛上渔民、尤其是出海的渔民也享受到办事便利的政策,这一直是当地思考的方向。

又到月初,区海洋与渔业局行政审批科科长蔡一声,准时来到了镇便民服务中心渔业事务窗口。“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始后,每个月初,我们都会上岛来提供两天的服务,方便群众办事。”他说。

对蔡一声来说,渔民办件量最大项目是《捕捞许可证》年审。以往办理年审,需要提供捕捞船持证人身份证,然而每年渔汛期,大部分渔民在海上作业,身份证等相关证件随身携带,难以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渔业事务窗口递交证件。

“为便利渔民办事,我们特事特办,变《捕捞许可证》年审的身份证明现场查验为微信图片审核,只需‘渔小二’代收渔民上传的身份证照片和相关资料便可实现年审代办。这样,出海渔民海上办事可以不上岛。”蔡一声说。

记者手记  

“最多跑一次”,一个都不能少

有人说,“最多跑一次”改革到底好不好、彻底不彻底,还是要看边远山区、偏远海岛群众的评价。

为了寻找答案,记者登上了孤悬海外的大陈岛。一路颠簸,才知道海陆交通、岛际交通有多么不便利。但正是这种种不便利,愈发体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性。

大陈岛上常住人口不多,但是服务丝毫不打折扣,更有一个个创新,从细微之处提升办事群众的获得感:打破海陆界限,海岛窗口进城区,大陈镇率先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平台“搬”进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下沉人员力量,建立一支“渔小二”队伍,为岛上群众跑腿办事;流程瘦身再造,立足需求优化环节,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一个个实际行动书写了大陈岛“海陆岛”联动推进海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动实践。

不仅大陈岛,从舟山群岛到浙南山区,这种故事一直在不断上演。其目的很简单:改革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延伸阅读】

“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一年多来,全省各地涌现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看看基层还有哪些好故事。

桐庐

自助服务全天不打烊

近日,一个24小时自助服务厅出现在桐庐街头,给当地市民带去便利。15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分为自然人服务区、法人服务区和无人受理服务区三大区块,设置了10个部门的11台智慧政务自助一体机。

市民卡、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动产、车辆指标、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工商登记、发票售领等业务,市民只要将身份证或市民卡放置在身份验证区,按照所提示的操作流程办事,即使最复杂的工商登记事项也只需10分钟便可完成。

“这给我们上班族带来了很多便利,不用排长队,下班后也能办理了。”不到3分钟,市民袁小姐就办完了不动产证明业务。以往排队估计就要半个小时。

厅内,一排自助受理文件交换柜特别醒目,首批有6排72个。这批柜子与无人受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共同构建了24小时无人受理服务平台,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就像取快递的E邮柜。

智慧政务一体机,是桐庐县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自主开发和启用的,它将办事信息与省政务服务网信息系统相连接,通过“受办分离”,推动传统人工审批服务转型升级,并将逐步实现“全事件、全天候”办理效果,真正为市民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

普陀

多种举措群众享便利

“真是太方便了,等了不到20分钟就拿到证明了。”日前,在普陀区行政服务中心35号“证明直通车”窗口,家住东港的林元从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现场打印的独生子女证明,既节省了她回户籍所在地虾峙镇灵和社区打证明的时间,也省去了向单位请假的麻烦。她也成为普陀率先推出“证明直通车”后的首位受益者。

“证明直通车”即普陀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后台网上流转,把全区各镇、街道、管委会和村(社区)出具的加盖电子章的证明下载打印给申请人,或者直接转交相关审批部门,不需要申请人回户籍所在地开具。

过去,海岛群众来本岛的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办事非常不便。如今,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越来越多海岛居民享受到了“办事不出岛”的便利。

目前,普陀全区镇、街道、管委会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均已建成投用,群众办事只要到就近的便民服务点通过网上审批、多级联动、代办帮办等方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岛”。

云和

预约服务跑出新速度

“喂,你好,我想预约明天早上8时来办理相关继承手续……”1月14日下午4时许,云和县行政审批中心大厅里,不动产登记窗口的工作电话响起清脆的响声。

窗口工作人员徐伟东在预约笔记本上认真记下办事群众预约的时间、名字、办理事件等内容,然后在自己手机上也做了一份同样的备注。第二天早上7时50分,距上班时间还有40分钟,徐伟东便早早坐在窗口等待。“现在办事可真方便,而且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好,真是太感谢了。”市民张健说。

以需求为导向,2017年以来,云和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出“最多跑一次”工作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切实为广大办事群众提供最大便利。

15日19时30分,不动产窗口工作人员廖慧娥才下班。原来,当天下午快要下班前,办理人江诗达打来预约电话,希望能在下班后办理相关手续。考虑其情况特殊,廖慧娥与同事加班为其办理。

“‘最多跑一次’改革目的就是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的便利,预约服务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这不仅便利广大群众,也让延时服务更加高效有针对性。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出更多便民服务,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科学高效的综合服务平台。”云和县行政审批中心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