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文化 > 海岛科普 > 人文地理

浯屿岛:渔歌唱罢唱游歌

作者: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周志荣 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17-12-08 打印本页

W020171211402993060621.png

 

    浯屿岛航拍

 

 

W020171211402993098547.png 

 

    浯屿岛上的女性多数以织补渔具补贴家用。

 

 

W020171211402993109769.png 

 

    浯屿岛海上田园

 

 

W020171211402993127129.png 

 

    游客正在体验浯屿岛海上田园生态养殖。

 

 

    浯屿岛,坐落于厦门岛东南方向约6海里的海域,隶属于漳州龙海市港尾镇。这座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的村级海岛,曾作为厦门的门户,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的石刻碑文有这样的描述:“门户固,厦岛安;厦岛安,则内地举安。”岛上至今还留有水寨、城墙、炮台等海防军事遗存。

    浯屿岛更广为人知的,则是鱿鱼、目鱼、海马等本港海鲜。浯屿人世代以讨海为营生,远洋捕捞船最远行至南海诸岛海域。男人出海讨生活,女眷持家缝制渔网,构成了这一海上渔村最传统的风情。渔业兴盛,曾让浯屿岛成为显赫的明星村。全村渔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但随着渔业资源日益匮乏,加之政策收紧,捕捞业遭遇产业滑坡,这个海岛渔村进入了产业转型的十字路口。依托海岛资源与闽南渔村风情,发展海岛旅游与休闲渔业,是他们正在探索的方向。

    十字路口上的海岛渔村

    今年7月,开渔前的一个月,浯屿村村民蔡建明卖掉了自家的渔船,结束了近十年的船老板生涯。2008年,蔡建明花220万元,购置了这艘30多米长的钢制捕捞船。最好的时候,这艘船每年能给他带来七八十万元的利润。但2015年开始,捕捞业利润急转直下。去年年底以来,浯屿村渔船数量减少了上百艘。

    由于渔业兴盛,浯屿一度在坊间有 “闽南第一渔村”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村里就诞生了万元户。”蔡建明的另一个身份,是浯屿村村主任,他说,成年男子几乎都出海捕鱼,女眷则留守岛上操持家务、缝制渔网。

    浯屿渔业的高峰期,始于2006年。这一年,国家出台渔船柴油价格补贴政策。加之宽松的渔业融资环境,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购置大型船只,出海营生。也就是此时,18岁就上岸的蔡建明,再度当起了船老板。鼎盛时的2014年,浯屿村全村拥有560多艘渔船,60多家造船厂、机修厂、制冰厂等配套企业。2016年,全村渔业总产值近1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海洋捕捞量约占龙海全市的三分之二。

    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浯屿人明显感到海上的钱不好赚了。“局部地区的渔业资源锐减,今年的休渔期又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被称为‘史上最严休渔制度’。”港尾镇驻浯屿村工作队队长郑山农表示,同时,油补标准逐年下调,船上雇员的人工成本水涨船高,每天每艘船人工与油耗成本就要八九千元,“大概只剩下20%的浯屿渔民能够盈利”。

    因此,卖船、上岸,成为不少浯屿渔家的选择。

    上岸之后,何去何从?蔡建明的心里有个朴素的想法——发展海岛旅游。在他看来,浯屿岛得天独厚的渔乡风情、海岛风光与深厚的人文积淀,都是发展旅游的绝佳素材。

    “基于渔业与海岛资源发展休闲渔业,能够解决部分沿海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减轻海洋捕捞压力,且有利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马宝来自厦门当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多年海岛旅游开发,他同样对浯屿岛发展海岛旅游寄予厚望。

    在马宝看来,一水之隔的厦门正面临着旅游发展瓶颈,并试图通过区域合作,承接厦门旅游市场溢出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2016年,漳州浯屿岛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他们的理想是,岛内,注入新业态,推动海岛渔村转型;岛外,纳入厦门串岛游线路,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共享。

    打造浯屿休闲渔业综合体

    早上9时30分,从厦门和平码头出发,乘坐“成功号”仿古游船,途经鼓浪屿、演武大桥、沙坡尾、白城沙滩、胡里山炮台、曾厝垵等厦门景点,经南太武山深水外锚地及青屿岛,最终抵达浯屿海上田园,体验摩托艇冲浪,品味渔家好料,感受离岸休闲垂钓……

    国庆期间,这条横跨厦门与浯屿岛的海上旅游专线,吸引了近5000名游客参与。浯屿海上田园旅游专线,试航于去年8月1日。“航线的开通,致力于推进厦漳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通。”浯屿岛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邱阿岁说,未来还将以浯屿岛为基地,对接龙海周边的南太武、南炮台、双鱼岛等旅游资源,构建完整的海上旅游产品体系。

    外部资源的导入,为浯屿岛带来现代海岛开发理念与经验。

    “我们的目标,是挖掘海岛渔村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海上旅游观光、渔家乐餐饮、渔家休闲民宿等休闲渔业,打造浯屿岛休闲渔业综合体。”马宝表示,目前,基于浯屿岛周边海域构建的海上田园已投入运营,并引入了观赏鱼类养殖、垂钓、帆船、摩托艇、快艇、休闲咖啡茶座、海鲜自助餐厅等业态。帆船、帆板等海上赛事也都在规划之中。

    “以生态养殖区为例,我们采用了行业前沿的高分子高密度浮筒材料,具有高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特征,经受住了去年莫兰蒂台风的考验。”马宝表示,未来将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民”的产业模式,以租代售,引导本岛渔民共同参与生态养殖,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海洋科普教育,参与亲子互动。

    除了海上项目,浯屿上的自然人文资源、渔家风情,也将作为旅游素材得到开发。

    多年前,浯屿小学退休教师蔡福乐,曾编写过一本名为《美哉!浯屿岛》的小册子,梳理了天然“八大景”“八小景”等岛上风光。“在大航海时代,由月港出海的船只,必须经停浯屿岛,朝拜过妈祖以祈求和顺平安,才能安心远洋。”蔡福乐说。而马宝则计划将岛上的饮食文化包装成“渔村乡宴”,让上岛的游客品尝到海岛上的原汁原味。

    与浯屿岛一水之隔的无人岛浯垵岛,同样具有开发想象力。2011年公布的我国首批176个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浯垵岛在列。这座面积不足0.2平方千米的小岛环境清幽,岛上奇石林立,相思树林立,四季风光变化万千,素有“福建绿岛”的美誉。“出于生态保护的初衷,浯垵岛依然保存着原生态的模样。未来,我们将在生态保护基础上适度开发。” 邱阿岁说。

    寻求海岛原住民发展认同

    从传统渔村向现代休闲渔业转变,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海岛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加之世代延续少有变化的生存方式,导致海岛居民的思想相对保守,甚至排斥新生业态,对上岸游客冷漠以对。”上岛之初,马宝明显感觉到浯屿村民对发展旅游缺乏足够的认同。因此,他试图激发原住民的内在动力,带动本岛居民参与旅游开发。

    经济动因,首先引发了社会心态的改变。

    赶在国庆前,浯屿村民余智斌家的6间民宿正式开张。早在1985年,余智斌家便不再出海捕鱼,上岸开起了船舶配件店。1998年,他在村里开办了当时全岛的第一家KTV,但服务的主要是本岛村民。今年,有感于捕捞业颓势,而岛上游客日益增多,他决定再次转型,试水当民宿主。“今年初以来,岛上新增了5家海产干货店,十多家民宿提交了申请,等着审批。”蔡建明说。

    有了发展动力,岛上居民的创造性也得以激活,开始自发地进行共享与合作。“以往,游客夜宿岛上,半夜想吃个宵夜都很难找到地方。如今,民宿主、餐饮店主自发地组建微信群,共享客源,分享产品信息,形成了本土线上外卖平台。”马宝说。

    变化,还体现在海岛环境的提升。“环岛路面硬化、村庄环境整治、夜景工程建设、建筑立面改造等都已经在开展当中。”蔡建明表示,曾经,岛上大量生活垃圾被无序掩埋,后江沙滩更是饱受海漂垃圾之苦,“我们建立起了岛上垃圾收集与无害化处理机制,而村民践行垃圾不落地的自觉性与约束性也大大提高。”

    尽管浯屿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海岛旅游市场秩序已经在构建中。早前,由港尾镇、浯屿村、浯屿旅游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浯屿岛景区管委会成立。“我们旨在明确海岛开发中各方的权责关系,同时为旅游经营确定标准与规范,譬如统一的民宿标准、统一采购、统一洗涤等,引导村民打造标准化而不失人情味的旅游产品,保障市场秩序,避免市场失范。”邱阿岁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