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首页 > 海岛政务 > 权威解读

海洋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

作者: 曲探宙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7-12-06 打印本页

  人类走向海洋的每一步,都与科技进步密不可分。科技进步,关系海洋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共识。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今年6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指出“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它具有极大的冲击力,正在对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过程中,既蕴含着重大机遇,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未知远大于已知,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面对渗透各方、扑面而来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我们必须站高、看远、想深、谋实,增强紧迫感,以积极作为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未来。

 

  抢抓机遇,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加以全面贯彻落实,对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十分关键。

  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居于首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是引领发展的“牛鼻子”。

  必须持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要发展海洋经济,必须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牵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遵循,让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新引擎,让创新合作共赢成为扩大开放的新亮点。“一带一路”建设,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如何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也给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出了新思路,拓展了新空间。要打通阻碍隔阂,捕捉发展机遇,拓展合作空间,转变合作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洋科技创新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全面强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突破为主线,重点加强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可以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海洋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海洋事业和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基点放在海洋科技创新上。

 

  脚踏实地,科技兴海厚积发展后劲

 

  一、传统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一大批海洋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海水养殖、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等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促进生产方式不断向绿色环保、高效节能转变。在海水健康养殖领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浓海水机械制盐、浓海水制卤等工业方面取得多项生产技术创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成功向内陆高含盐废水综合利用地区相关企业转移,创新了陆海联动模式。船舶制造技术不断升级,造船效率持续提高,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平均油耗和能效设计指数下降了20%以上,达到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要求。

  二、大批海洋高技术产品涌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和发展,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海水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迅速,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十二五”以来,相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海洋产业平均增速11.7%,成为海洋经济重要增长点。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实现产品化,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多类海洋新产品进入市场,提高海洋开发与管控能力,拓展了海洋新空间、新资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新技术促进海洋开发利用的新态势。

  三、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成效显著,区域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

  2012年~2016年,国家海洋局联合财政部支持山东等10个省市开展了“十二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共支持近500个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资金约45亿元,以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水淡化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吸引社会投入近900亿元,充分发挥了中央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效应。2016年,又启动实施了“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分两批确定了天津滨海新区等15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区),中央财政资金将在“十三五”时期支持上述城市(区)共45亿元(每个城市约3亿元),大力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孵化集聚创新。自2010年至今,共认定13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与发改委共同认定了8个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

  一是成功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促进产品实现高值化、多元化、精细化,初步具备了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和产品国外垄断的能力。区域示范工作开展以来,400余项“863”“海洋公益专项”等项目科研成果得以转化,已申请或授权专利超过1800项,涌现出一批高科技的优势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强化延伸效果显现。海洋装备产业呈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态势。一批海洋装备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国产化后不仅应用于大型国企,还进军海外。比如首根国产动态脐带缆已应用于中海油、印尼等多个采油项目,LWD(随钻测井)伽玛系统填补了国内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空白。试点省市依托区域示范项目针对特色领域重点规划,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的工厂化循环水和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养殖空间得到扩展,生态效益逐渐显现。海水淡化规模和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和产品逐步走出国门。

  二是发展壮大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增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了行业技术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一些大型企业由陆转海的积极性大幅提高,涉海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龙头,中小企业借技术优势加速成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截至2016年,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60余家,已有30余家上市,另有60余家进入IPO申请或成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三是培育了若干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产业聚集区,促进了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力推动了6个省(市)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产业发展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四是布局一批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平台,提升了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6省(市)围绕区域示范项目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或中试基地建设,建立了84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国家海洋生物产业服务平台、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海洋天然化合物库和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一大批国家级平台,有力提升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关键技术突破和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登高望远,着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从国际上看,海洋开发进入绿色、立体、科学发展的新时代,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已成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海洋在各沿海国家中的战略地位日趋凸显。从国内发展需求看,科技兴海进入全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科技兴海提供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海洋强国战略以及拓展蓝色经济空间重大部署的落实,既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也需要形成深水、绿色、安全等海洋高技术体系,以培育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带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科技兴海开放性发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通过深入分析和研判国内外形势,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和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一是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加强海洋船舶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海洋高端工程装备,提高海洋高端仪器设备和通用技术产品国产化率。二是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系列化发展,加快海洋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和海洋生物制品的研制与开发,加强海洋工业原料和生物材料规模化应用。三是推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装备自给率,突破膜法、热法等海水淡化关键装备系列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系列化成套装备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材料的国产化能力。四是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工程化发展,突破海洋能装置设计制造、能量捕获、动力输出等关键材料和工艺瓶颈,提升海洋能装置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可维护性。同时,进一步拓展海洋能技术应用领域,开发适合深海网箱养殖、海洋牧场建设、极地极端环境等定制化海洋能发电、供电系统。

 

  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赢得未来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兴海政策的先试先行,创造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继续引领金融创新的同时,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要发挥区位优势,培育新型创新机制和创新主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个体与群体智慧紧密结合。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要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争做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排头兵。要高度重视海洋公益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积极培育海洋环保、海洋信息服务等新业态。积极参与实施“蓝色港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智慧海洋”等重大工程建设,以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在推进海洋新型产业发展的同时,搞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作者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本文为作者在2017年中国海洋学会年会上报告的部分文字整理)

>>相关新闻